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(必备6篇)。
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 篇1
孟母断机
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,有一天不愿读书,就逃回了家。孟母正好在织布,见他逃学回来,一句话没讲,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,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。孟子非常孝顺,忙跪下来问:“您为什么要这样?”孟母告诉他:“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,就像我织布,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,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,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,才有用,才可以做衣服。读书也是这个道理,如果不能持之以恒,像你这样半途而废、浅尝辄止,以后怎能成才呢?”
若是现在的孩子,可能不懂反省自己,一句话就扔给母亲:“这是你自己的事。”但孟子的根基毕竟不同一般,他如梦初醒、恍然大悟,从此一心向学,再也不随便旷课,后来继孔子而成为“亚圣”。
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 篇2
两袖清风
于谦是明朝的名臣,他作风廉洁,为人耿直。他生活的那个时代,地方官进京办事,总要先送白银给上司,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。有人劝他:“你不肯送金银财宝,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?”于谦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,笑着说:“我只有两袖清风。”
【智慧小语】:官员有官员的德相,贤士有贤士的德相,圣人也有圣人的德相。孔子的学生子贡,曾赞叹自己的老师具有五种美德——“温良恭俭让”。子夏也说:“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意思是说,君子的容貌,从外表看来有三种变化:真实远远望见他,觉得很庄重;接近之后,觉得很温和;等到听他说话,又觉得他很严厉。
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 篇3
卜式牧羊
卜式,是孔子的门生,从小父母双亡,家中只有个幼小的弟弟,等到弟弟成人后,卜式把田地房屋财产都给了弟弟,自己只带走畜羊一百多只,进入山放牧,过了十多年,他的羊达到一千多只,又自己买了田地房屋。而他弟弟由于只是玩乐,家产耗尽,于是卜式又屡次把家产分给弟弟,受到邻里的称赞。可见,他是个重义轻财的君子。
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 篇4
清晨,漫步在铺满了落叶的小路上,呼吸着清新香甜的空气。我忽然多了一份静谧和安静。恍惚间,我认为人生就像是落叶,经历了稚嫩、生长、盛开、凋零。而在这一切之前,我们必须先立下一个理想,让自己人生之路变得更有意义。我的理想不像明星那样绚丽多彩,不像科学家那样伟大,也不像医生那样受人尊敬。我的理想很简单,那就是成为一名公务员。
想要知道我的理想从何而生,那还要从那说起了。那是国庆节小长假,我和妈妈去看望姥姥,姥姥住在乡下。一开始我觉得乡下人嘛,不习惯用普通话,不文明……没什么大不了的。可是,一件小事,让我改变了这样的看法。
我和姥姥的邻居小红是好朋友,可能是因为从小的生长环境不同,所以我们之间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。比如:掉在地上的饭菜,我不会捡起来吃,而她就不一样了,捡起来二话不说便放入嘴中,仿佛没什么大不了似的。
有,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,她发烧了。看着她那难受的样子,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公务员,帮忙改掉村里人的坏毛病。要不然,受害的人也会是他们自己。
有一天,我的梦想真的`实现了,我成了一名公务员。而我上任的第一件事,便是挨家挨户地搜集村里人们对文明社会的`看法,以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改变。当然,我也想过放弃,因为条件不好,我走的都是山路。虽然嘴里不吭声,但是脚下也会有很多的血泡。但是,每当我回想到小红难受时的情景,便狠下心一定要成功。
然后,我给村里人开了小会,把文明社会的好处告诉了大家,并努力解决大家生活中的困难。从小事开始,改变大家的做法。我也把不说脏话当成了游戏,如果那户人家可以一周不说脏话,我会奖励盘子、盆、水桶、拖把等一些生活用品,从而让村民们可以积极行动起来,争当文明的人。
我还进行了家访,努力帮助村民解决困难。我清楚地记得:有,我遇上了一个脾气特别倔的'老爷爷。他平时一直用土话与人交往,所以他认为讲文明没什么用。于是我便耐心地为他讲文明的好处,文明到底有没有用……但是,只讲,他听不进去。于是,我便风雨无阻,没有中断过对他的教育。日复一日,讲的日子多了,他便明白了许些道理。于是,他也在一天天进步着。
付出的多了,我也有了收获。从原来的内向变成了现在的开朗;从原来的不善长与人沟通变成了现在的侃侃而谈。因此,我十分感激村民。如果没有他们,我想也不会有今天的自我。于是,我与村民建立起了友好关系,村子一步步走向文明……
“叮铃铃……”闹钟的声响惊醒了我,原来这是一场梦。但是我也十分感激这场梦,它让我的理想更加坚定。
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 篇5
当我们过着快乐祥和的生活,可曾想到我们的生活环境正在一步步的恶化?当我们打扫自己美丽的庭院时,可曾注意到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?当我们充分享受冬日暖阳的时候,可曾想到南极上空已经失去臭氧层的保护?曾几何时,天是那么蓝;水是那么清;大地是那么绿。就在自然环境给予我们美好的享受时,我们却向大自然索取本不应得的东西……是的,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正在逐渐恶劣:随着一片又一片森林的倒下,一座又一座工厂拔地而起;一条又一条清澈的河流随着滚滚的污水而消失不见了;碧蓝的天空早已被浓厚的黑烟搞得乌烟瘴气,丑陋不堪……目睹着这一切一切的变化,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,作为地球妈妈的'孩子,我们要认识到: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,更在于碧水蓝天,地球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,但我们的无知和贪婪却只会留下恶果。
环境保护,迫在眉睫。不知大家是否看过《保护环境可做的100件事》这本书,其实,我们虽然势小力薄,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却有很多。首先我们知道植物是地球上不可少的宝贵财富,而我们学生用纸的材料大多来自植物,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尽量地节约用纸:我们可以将旧练习本中没用完的纸收集装订起来,做为新的稿本;把草稿纸尽量写满,不要只划几笔就扔掉;还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工艺品,既美化生活,也丰富课外生活。其次,植物的后面,就是水资源的紧缺了,所以我们要养成随时随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。用水时避免大开水龙头,减少水的流量,要使用脸盆洗脸、洗手。用完水后要及时拧紧水龙头,避免长流水现象;节约淋浴用水,缩短淋浴时间。坚持使用节水设备;依靠科学提高对水资源的充分、反复的利用率;遇到有浪费水资源现象,应该及时制止。还有环保需要靠每一个人的参与,所以我们应当经常向大家宣传环保的重要性,只有让大家了解环保的重要性,才能让每一个人都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。
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,我们拥有着共同家园。大地期盼着绿色;河流期盼着绿色;花儿期盼着绿色;鸟儿期盼着绿色。滴水成川,积土成山,保护环境,拯救绿色,其实我们都可以做到!
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 篇6
孺子可教
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中讲了一个张良敬老的故事。张良,原姓姬,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,他的祖父、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。公元前230年,秦国灭掉韩国,张良因此与秦国结下深仇大恨。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没有成功,遭到通缉,于是张良就改名换姓,逃到下邳(pī)躲藏。
一天,张良悠闲地在下邳桥上散步,有一位穿着粗麻/衣服的老人,走到张良面前,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。张良心下纳闷,紧接着听到老人喊他:“小子,去给我把鞋子捡上来!”张良非常恼怒,但他念及老者年纪大了,便忍气吞声地到桥下捡鞋。鞋捡上来了,没想到老人又冲着张良伸出脚,说:“给我穿上鞋!”张良心想:好人做到底,既然已帮他把鞋捡上来了,也就跪着替他穿上鞋。老人穿上鞋,站起身大笑而去。张良感到惊讶,目送老人离去。老人离开了约一里远,又返回来说:“真是孺子可教啊!五天后天一亮在此地等我。”张良心想这老者是个奇人,必有来历,于是恭恭敬敬地答应下来。
五天后的黎明,张良依约前往。但老人已先等在那里了,他生气地说:“跟老人家有约,却迟到了,五天后同一时间,你再来这里。”又过了五天,公鸡刚啼叫,张良就赶紧穿衣出发,等到桥头一看,老人还是先到了。老者十分气愤,对张良说:“又迟到了,五天后你再来。”五天后,还没到半夜张良就到桥头等候。不久,老人也来了,见张良早他到达,很高兴,说:“年轻人就该这样。”随即拿出一本书,说:“这本书读了就可以做君王的老师。十年后就可以发迹。十三年后,年轻人你到济北见我,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。”老人没有再说其它话就离开了,从此以后张良没有再见过这位老人。等天亮一看,原来老人送的书是《太公兵法》,张良就常常研读它。
相传《太公兵法》是姜子牙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后所写的兵书。张良后来果真利用书中的兵法,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。
【智慧小语】:张良的敬老尊贤与持之以恒的态度,为自己赢得了信任与赏识,也正因为他怀着恭敬之心去研读老者所授之书,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精髓,并因此受益。
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 篇7
“理想是人生的太阳”。德菜特的这句话至今仍是很多人的座右铭。理想,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名词,更是人活一世奋斗努力的目标,人生也会随之黯然失色。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,有的人想当“白衣天使”—医生,有的想当人民公仆—公务员……而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—老师。小时候的我,有很多奇妙的理想:当我第尝到香甜可口的蛋糕时,我想做一名出色的蛋糕师;当我看到舞蹈演员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时,我又想做一名舞蹈演员……而我渐渐长大了,刚上小学,当我看到一位位慈祥的老师站在讲台前,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一朵朵鲜花的时候,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情。这时候,我要从事太阳底下光辉的事业——做一名伟大的人民教师。
“教师”一个并不罕见的`职业,生活中处处可见。老师像蜡烛,燃烧了自己,照亮了别人;老师像园丁,把幼小的树苗培育成叁天大树;老师似春蚕,如诗句所描述的一般“春蚕到死丝芳尽,蜡蚷成灰泪始干”。一年年一月月耕耘在那三尺高的讲台上,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,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,使国家变得更加繁荣昌盛。
-
合同范本网小编精心推荐:
- 大讲堂方案 | 岗位大讲堂心得体会 | 国学课板报素材内容摘抄 | 国学故事摘抄 | 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 | 国学大讲堂经典名句摘抄
记得上小学的时候,我生病了,一连几天落下了许多功课,来到学校,老师抽出空闲时间来帮我补课,一条条,一遍遍耐心地给我讲着许多重要的知识点,但是无论我怎么认真,细心地听总是听不太明白,老师并没有因此气馁,只是用她那慈祥的目光,温柔动听的声音不厌其烦地给我讲着,直到我弄懂为止……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,爱护着我,她给予我温暖,让我感到亲切。这时我想我长大以后,也要当一名老师。
如果长大后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,我会把我的学生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,用知识创造出妙趣横生的课堂,让孩子们爱上学习,体会知识带来的乐趣。如果有学生遇到挫折或困难,我会鼓舞他们,给予他们自信心,陪伴他们一起去战胜困难。
要想实现自己的.理想,还得付出艰辛的努力。所以,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。但是,我怀着理想踏上征途后,就一定会一帆风顺地走向成功吗?不!更大的考验在等待着我;途中的美酒会麻醉我,秀丽的风光会引诱我,高大的冰山会阻碍我,疯狂的雨浪会击伤我,在这重重危难面前是坚持还是放弃完全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。俗话说:“有志者事尽成。”我相信,只要我们努力踏实地学习,一定会使自己的理想成真!
理想是石,敲出星星之火;理想是灯,照亮夜行的路;理想是火,点燃熄灭的灯;理想是路,引导我们走向黎明;理想是一股动力,推动着我们向前迈进,好不气馁。
让我们为理想插上翅膀,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吧!
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 篇8
相煎何急
以前在三国时期,曹丕得了王位后,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华,就故意刁难他:让他七步成诗,题目是“兄弟”,但不能出现“兄弟”二字,作不出来就要砍头。所幸的是,曹植才华横溢、出口成章,很快就作了一首诗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,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诗中用了一个比喻:豆子被放在锅里煮,而用来煮豆的是豆秆,所以豆子在锅里哭泣:“我们本为同根所生,何必要急于相残?”以此来影射曹丕的狠心。曹丕听后,心感惭愧,就不杀曹植了。
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 篇9
上行下效
有一天,齐景公宴请各位大臣。酒席上,君臣举杯助兴,高谈阔论,直到下午才散。酒后,君臣余兴未尽,大家一起射箭比武。轮到齐景公,他举起弓箭,一支箭也没射中靶子,然而大臣们却在那里大声喝彩道:“好箭!好箭!”
景公听了,很不高兴,他沉下脸来,把手中的弓箭重重地摔在地上,深深叹了一口气。
正巧,弦章从外面回来。景公伤感地对弦章说:“弦章啊,我真是想念晏子。晏子死了已经17年了,从那以后,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当面指出我的过失。刚才我射箭,明明没有射中,可他们却异口同声一个劲地喝彩,真让我难过呀!”
弦章听了,深有感触。他回答景公说:“这是大臣们不贤。论智慧,他们不能发现您的过失;谈勇气,他们不敢向您提意见,唯恐冒犯了您。不过呢,有句话说'上行下效’。国君喜欢穿什么衣服,臣子就学着穿什么衣服;国君喜欢吃什么东西,臣子也学着吃什么东西。有一种叫尺蠖(huò)的小虫子,吃了黄色的东西,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;吃了蓝色的东西,它的身体就又变成蓝色。刚才您说,17年来没有人再指出过您的过失,这是否是因为晏子去世后,您就听不进批评而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呢?”
齐景公闻言豁然开朗。
【智慧小语】:只有真心愿意接受批评,才会经常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、建议。如果总是听到别人恭维自己,那恐怕原因就在自己身上。
-
想了解更多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的资讯,请访问:国学大讲堂素材摘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