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洋的歌词(推荐二十二篇)。
海洋的歌词 篇1
《大海啊故乡》这是一首短小、优美的抒情歌曲。歌词简洁,歌曲在结构上也颇具特色除去反复部分和尾声,前后只有四个乐句。前两个乐句为第一段,富有叙事性,乐句朴实无华。后两个乐句为第二段,表达了对大海的思念和赞美。歌曲采用三拍子写成,但因为切分和附点节奏的巧妙运用,使旋律似大海波涛、连绵起伏、富有变化和发展,抒发了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和故乡的热爱和依恋。
教学内容:学唱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
教学目标:
1、能够自信地、有感情地演唱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。
2、用圆润、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、热爱家乡的感情。
3、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“三峡 宜昌”的热爱之情。
教学重难点:
1、重点是用圆润、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;
2、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。
教学准备:有关大海、三峡的资料,钢琴、绘画用品等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:
1、说一说:形容大海的词语,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'?
2、看一看:大海有关图片。
二、学唱歌曲:36gH.CoM
1、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:
作者:王立平,歌曲是影片《大海在呼唤》的主题音乐,作于1983年。
2、初听歌曲,说一说,有什么感受?
3、采用听唱学唱歌曲:
(1)跟录音学唱。
(2)生试唱,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。
(3)指名唱,其他学生点评。
4、讨论: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?
5、共同分析,深情演唱,采用多种形式演唱;齐唱;师评价。
三、引导创作:
1、提问: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?
2、欣赏有关“三峡”系列景色(图片等)
3、提问: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?(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“画三峡”、“颂三峡”、“唱三峡”的主题)
4、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,进行创作,师作适当指点。
5、分别展示作品,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。
四、小结,结束新课。
教学反思: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。
海洋的歌词 篇2
教学目标: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
通过欣赏、演唱歌曲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,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,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,激发他们热爱大海,热爱家乡热爱生活
过程与方法:以老师教唱,学生跟唱为方法。
知识与技能:
1.能用亲切柔和,优美连贯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。
2.能准确拍击海浪的节奏并运用到歌曲中生动地演唱。
3.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唱法。
教学重点:用圆润、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,表达歌曲情感。
教学难点:海浪的节奏: XX X .XX | XX X — ︴
教具准备:音乐课件、钢琴。
课时安排:一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: (播放自然声响:海浪声)
教师:诗人说,大海是一首诗;画家说,大海是一幅画;音乐家说,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。你听是什么声音?
学生: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
二、学唱歌曲
1.初听音乐播放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初步感受歌曲 。
2.配乐朗诵歌词,初步理解歌曲内涵。
3.复听音乐教师范唱,进一步感受歌曲 。
学生随伴奏声哼唱并划拍,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,加深对歌曲的印象(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,降低学习难度)
4.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分析乐谱,感受歌曲带给的情感共鸣。
(1)旋律:歌曲中出现那些音符和记号?有什么作用?
(2)节奏 :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?起什么作用?深入体验歌曲
(3)重复
教师:“大海啊,故乡”重复出现,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?是否有些多余?
练习并讨论回答:“大海啊,故乡”重复了多次,不但没有感到罗嗦,恰恰相反,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更进一步, 使情感得到升华。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,从而更好地表达这份深情。
(4)旋律线 (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) 重点唱高潮部分。
教师:划出的旋律线象什么?
学生:象大海的`波浪。
5.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。(领唱和齐唱)
6. 艺术处理
学生小组讨论:演唱要轻柔连贯,注意节拍重音,随音乐情绪的发展,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
三、表现创造:
教师:在音乐学习中,音乐要素的完美运用使我们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。现在就让我们以集体的智慧来为这首歌添上精彩的一笔。 分两种不同形式来表现歌曲:朗诵和演唱,并谈各自感受。
四、拓展延伸
五、教师总结
六、音乐声中走出教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