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里讲好学的句子(实用50句)。
1、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2、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《道德经》第七章
3、出生入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。死之徒,十有三。人之生,动之於死地,亦十有三。夫何故?以其生生之厚。盖闻善摄生者,陆行不遇凶虎,入军不被甲兵。凶无所投其角。虎无所用其爪。兵无所容其刃。夫何故?以其无死地。
4、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;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
5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老聃《老子.道德经》
6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章
7、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《道德经》
8、无狎其所居,无厌其所生。夫唯不厌,是以不厌。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;自爱不自贵。故去彼取此。
9、德者,本也。财者,末也。(《大学》)
10、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。虽有荣观燕处超然。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。轻则失根,躁则失君。
11、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。其事好还。师之所处荆棘生焉。军之後必有凶年。善有果而已,不敢以取强。果而勿矜。果而勿伐。果而勿骄。果而不得已。果而勿强。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12、上德不德是以有德。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。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。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後德。失德而後仁。失仁而後义。失义而後礼。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。前识者,道之华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,处其厚不居其薄。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13、大道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14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层之台,起于垒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——老聃引自《老子道德经》
15、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,人类道德论的开山之作。——《道德经的智慧全集》
16、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(ZjAN56.COM 赵老师教案网)
17、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18、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
19、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。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六十五章
20、清净为天下正。
21、朕虽菲材,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,王者之上师,臣民之极宝。——明太祖(-年在位)《御注道德经》
22、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;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;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;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是谓微明。
23、祸莫大於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。故抗兵相若,哀者胜矣。
24、上士闻道勤而行之。中士闻道若存若亡。下士闻道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建言有之。明道若昧。进道若退。夷道若??。上德若谷。大白若辱。广德若不足。建德若偷。质真若渝。大方无隅。大器晚成。大音希声。大象无形。道隐无名。夫唯道善贷且成。
25、天长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《道德经.第七章》
26、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《道德经》第六十六章
27、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的论断是天地不仁,那么天地为什么不仁? 胡适认为天地不仁含有天地不与人同性的意思,老子打破了古代天人同类的谬说,立下自然主义。老子谈天地并没有完全斩断和人的关系,这地方的天地也是道,不能离开道谈人。
28、或许除了《道德经》之外,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,而在《道德经》中寻得智慧的摘要。——威尔杜兰
29、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30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《老子.道德经》
31、一个人可以对他的主人跳舞。
32、离校数载,师恩永记心。教书似严父,育人胜母亲,扎我知识根,传我道德经。迈上人生路,登上成功门,饮水应思源,做人不忘本。敬祝恩师年年行好运!
33、治人事天莫若啬。夫唯啬是谓早服。早服谓之重积德。重积德则无不克。无不克则莫知其极。莫知其极可以有国。有国之母可以长久。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
34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---------老聃引自《老子道德经》
35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,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。
36、“天地之间,其有橐龠乎?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”可以独立出来吗?与前后文有关系吗? 与前面,都是在说天地的问题;与后面就是道的本质是无,是虚的,以虚来喻道,中喻道,守中就是守虚、守道。
37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老聃《道德经》
38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老子《道德经》
39、善良的人不担心,聪明的人不担心,勇敢的人不害怕。
40、用兵有言,吾不敢为主而为客。不敢进寸而退尺。是谓行无行。攘无臂。扔无敌。执无兵。祸莫大於轻敌。轻敌几丧吾宝。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。
41、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
42、圣人自知不自见,自爱不自贵。
43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《道德经》第十九章
44、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45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层之台,起于垒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——《老子道德经》
46、企者不立;跨者不行。自见者不明;自是者不彰。自伐者无功;自矜者不长。其在道也曰∶馀食赘形。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
47、勇於敢则杀,勇於不敢则活。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天之所恶,孰知其故?
48、道者万物之奥。善人之宝,不善人之所保。美言可以市尊。美行可以加人。人之不善,何弃之有。故立天子、置三公,虽有拱璧以先驷马,不如坐进此道。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。不曰∶求以得,有罪以免邪?故为天下贵。
49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老子《道德经》ile/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,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,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。契诃夫
50、奢侈不是什么,节俭才是一切。善比恶好。